牢记十大电诈套路,对电信诈骗说“NO”
—— 2021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防诈骗主题班会
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防范意识,4月17日下午在D303教室召开了2021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防诈骗主题班会。本次班会由辅导员黎璇老师主持,2021级吴芊芊同学演讲,2021级全体同学共同参与。

图一:辅导员黎璇老师谈本次班会的重要性
那么什么是电信诈骗呢?吴芊芊同学指出,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利用手机短信、电话、网络电话、互联网等传播媒介,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。电信诈骗有着犯罪成本极低、受害群体广泛以及无法通过打击压减本地发案的特点。而常见的电信诈骗有十种,分别是虚假网络贷款类、冒充客服类、网络招嫖类、网络招嫖类、虚假购物类、网络裸聊类、虚假投资理财类、冒充公检法类、征婚交友杀猪盘类以及冒充领导、熟人类。

图二:同学们认真观看关于电信诈骗的视频
骗子无处不在,骗子利用数不胜数的手段到处诈骗,千方百计步步引诱你上当受骗。那我们应该怎么做,才能不会当这些诈骗团伙的“鱼钩”呢。吴芊芊同学指出,我们要坚持“五不一打”的防范措施,不怕不信不点不贪不转账,被骗后及时拨打报警电话;提高个人的防范意识,相信没有免费的午餐,保持头脑清醒,保护自身的安全。
有句话说的好,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,诈骗变得越来越放肆,几乎无处不在,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了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。当我们在网上获取消息的同时,个人信息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泄露,越来越多的陌生电话,花样百出的短信,莫名其妙的链接,这些都是潜在的网络安全隐患。作为一名大学生,我们应该具备识别的能力,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,都应该擦亮自己的双眼,提升个人意识,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,不要有“贪图便宜”、“一夜暴富”“天上掉馅饼”的心理,我们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,也应积极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做好宣传,一旦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。

图三:同学们拍照留念
文|王惠媖
编|曾晓淇
图|赵奕凡
初审|陈晓颖
复审|黎璇
终审|刘静丽